CBA直播
中疾控研究员:中国减毒疫苗技术路线适合快速应对变异株 - 两岸 - 中时
截至5月28日,中国大陆各地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逾6亿剂次。从5亿到逾6亿,只用了5天,接种速度再次加快。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邵一鸣接受大陆央视新闻访问时表示,中国减毒疫苗技术路线适合快速应对变异株。
近段时间以来,大陆各地采用多种灵活多样的方式,尽量让有接种需求的群众都能尽快接种上疫苗。与此同时,可供民众选择的疫苗种类也越来越多。
大陆正在使用的新冠疫苗包含一针、两针、三针三种不同的类型:分别是只打一针的腺病毒载体疫苗,打两针的减毒疫苗和需要打三针的重组蛋白疫苗,疫苗接种的选择更加灵活多样。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邵一鸣表示,病毒科研人员在一开始研究启动时,并不知道哪一条技术路线会成功,所以要多路并进。不把鸡蛋装在一个篮子里,万一这条路线不成,大家就没有苗了。
邵一鸣说,为了多重保险,各条技术路线都布局,非常走运的就是,多种方式全部成功了,就是新冠病毒在进化上,人的免疫系统比它强。“不管走哪一条免疫的技术路线来制备疫苗,我们都能成功,都能对付这个病毒。”
上述三种疫苗各有什么特点呢?邵一鸣指出,只打一针的是腺病毒载体疫苗。通俗地说,腺病毒像货车一样,可以搭载新冠病毒核酸片断,将其高效地送到细胞内表达抗原,单针接种就可诱导免疫保护反应。
邵一鸣说,需要打两针的是减毒疫苗,这是大家熟悉的传统疫苗。它将活病毒灭活减毒后作为抗原接种到人体,疫苗的成分和天然的病毒结构最接近。需要打三针的是重组蛋白疫苗,是将最有效的抗原成分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来制作成疫苗。尽管这三种疫苗类型不同,但都是安全和有效的。
现在,包括印度、越南等一些国家不断出现变异毒株,一些民众担心,现在市面上的疫苗会不会对一再变异后的病毒没有效果呢?
邵一鸣表示,它们会对疫苗的综合抗体会有大概10个、20个百分点的下降,疫苗还是维持在50%以上的保护率。所以说,现有的疫苗还都是可以来应付这些变异病毒。
“但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家要快一点接种”,邵一鸣呼吁,“因为病毒变异会继续发生的,要想阻断变异,防止完全能逃脱疫苗的免疫监视的变异株,就要阻断它的传播,不给它机会继续变异。”
不过,如果真正发生了变异严重的毒株,疫苗生产又如何应对呢?邵一鸣表示,科学家已经在针对这些变异株研究新一代疫苗,当然减毒疫苗的技术路线特别适合快速应对变异株。“因为整个疫苗供应不要做丝毫改变,只是在投料端把原来早期的流行株变成对人类有威胁的变异株,那麽一个生产周期出来的就是变异株疫苗,所以百姓不用担心。”
除了严密追踪和研究变异毒株之外,距离中国大陆第一批接种新冠疫苗的时间已经接近6个月,是否需要重新接种呢?
邵一鸣表示,6个月之后的大人群监控数据正在分析的过程中,初步情况来看,大概一半左右抗体还是可以的。“会根据科学数据,确定我们国家接种时间比较长的人群在什么时间应该进行加强针的免疫。”
所谓加强针就是在首次完成疫苗全程接种之后,根据追踪实验免疫消退的状况,再决定是否补充接种针剂,以保持人体对病毒免疫力。邵一鸣解释,根据目前的研究,接种疫苗6个月之后,部分人对病毒仍然有一定的防御能力。“因此目前来说,最紧要的还是完成首次疫苗接种,尽快创建免疫屏障。”
邵一鸣表示,迄今每单日的接种量长期维持在五百万剂次以上,最近加速到一千万剂次以上,接种潜能突破单日两千万都是没有问题的。所以,按照现在政府规画的节奏去进行接种,是完全可以实现创建群体免疫屏障的目标的。
(中时 )
下一篇:没有了
![]() |
2022-12-10 |
![]() |
2022-12-10 |
![]() |
2022-12-10 |
|
|
|
|